全球观点:记者手记:中国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亚应对荒漠化挑战
新华社阿布贾6月16日电记者手记:中国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亚应对荒漠化挑战
新华社记者郭骏
(资料图)
尼日利亚北部卡诺州毗邻撒哈拉沙漠,新华社记者日前专程前往该州沙漠腹地,探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实地感受中国方案如何帮助尼日利亚应对荒漠化挑战。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区拍摄的一个受沙漠侵蚀的村庄。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随着记者乘车离开卡诺州首府卡诺市的市区,道路两旁建筑物开始减少,眼前是大片黄色沙地,稀疏点缀着树木、草丛和农田。农田里的庄稼在烈日下叶片耷拉,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经过一些村庄时,还可看到路旁摆着一堆堆柴火。与记者同车的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负责人奥马尔·丹拉迪·达希鲁说,卡诺州大部分民众,尤其是农村地区,日常主要依赖木材作为燃料来做饭和夜间照明。
达希鲁有些无奈地说,卡诺州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土地脆弱。由于人口增长和生计需求增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森林砍伐加剧了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今年53岁的达希鲁是土生土长的卡诺州人,曾供职于尼日利亚农业部,10多年前他出于对家乡受荒漠化威胁的担忧和对环保事业的热爱,离职投身环保事业。他曾多次前往中国参加与治沙有关的培训班和研讨会。
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处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尼日利亚北部10多个州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侵蚀,受影响国土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3%。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的一个报告指出,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干旱是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障碍。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在还算平整的柏油路上一路向北行驶近一个小时后,我们的车拐到一条坑洼的土路上,两侧土地沙化更为严重,树木愈发稀少,更多的是低矮灌木丛。在土路上颠簸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项目所在地——卡诺州孔奇区瓜尔迈村附近一片大约4公顷的沙地。
达希鲁说,这个项目去年启动,是非盟主导的非洲“绿色长城”计划的一部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中方合作伙伴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他们从尼日利亚本土10多个树种中选出4种展开试种,并向当地社区示范推广。
他说:“我们现在主要还是研究和示范,当地村民看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学着做。”
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维护人员种植树苗。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达希鲁说,目前项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水,他们曾在附近打了一个水井,但前段时间一场大风摧毁了水井上方的水塔,水井也因淤积泥沙无法使用,目前项目的两名维护人员每天需要从两公里外的瓜尔迈村取水点取水浇灌树苗。
塔米努·拉瓦尔曾是尼日利亚环境部的职员,一年前离职加入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目前带领一名志愿者从事项目的日常维护工作。
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维护人员种植树苗。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拉瓦尔的家在距离瓜尔迈村不远的另外一个村庄,每天早晨,他要到瓜尔迈村叫上志愿者,带上工具在取水点打好几桶水,然后驾驶摩托车前往项目所在地给树苗浇水,并挖坑种树。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他指着面前一个个半月形土坑说,这种形状的土坑方便蓄水,有利于树苗生长。他和志愿者刚种下一棵小树苗,给这片沙地增添了一抹嫩绿。
拉瓦尔说,在沙漠地区种树面临不少困难,除了缺水,还要考虑如何动员当地民众参与到项目中。他说,他十分佩服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在防治荒漠化重大项目上的动员能力。他希望去中国,实地学习中方技术人员的治沙技术。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瓜尔迈村目前有50多户人家,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村庄的道路和一个小广场覆盖着厚厚的黄沙。
项目志愿者巴拉·穆罕默德一家祖居瓜尔迈村,他家屋外种着一棵不到一人高的小树,树干被一个藤曼编织的护罩围着,十分显眼。他说,这是从项目上要来的树种,因为有时候风沙很大,需要小心看护。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他说,近些年,村里一些人无法忍受日益严重的风沙问题,前往城市谋生,但还有许多村民眷恋故土,不愿背井离乡。如今这个项目让村民看到希望,更多村民受项目带动,经常自发到项目帮忙,并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树。
通过参与项目,巴拉了解到中国在治沙方面的成功案例。他期待,有一天自己村庄也能成为一片绿洲,尽管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全球观点:记者手记:中国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亚应对荒漠化挑战
新华社阿布贾6月16日电记者手记:中国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亚应对荒漠化
2023-06-17
当前资讯!5月紧凑型车销量排行榜:1-91名,秦PLUS放弃冠军,16款车型破万
根据乘联会5月销量数据解读,在5月紧凑型车销量排行榜当中,共有91款车
2023-06-17
信息: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b2互动(kb2393802)
1、你不必安装它。我们一般会关闭自动更新,更新360安全卫生。如果把补
2023-06-17
雨情通报:商南县城关镇曹营村累计降水量最大
商洛新闻网讯:今天(6月17日)12时,商洛市气象台发布雨情通报及未来
2023-06-17
巴塞罗那2023/24赛季主场球衣联赛印号壁纸D...
巴塞罗那2023 24赛季主场球衣联赛印号壁纸DesignedbySPACEFOOTBALL制作
2023-06-17
动漫壁纸(3)_新消息
所有图片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会立即删除1 2 图片23 图
2023-06-17
商务部:5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4.2%
讯(记者王舒嫄)商务部网站6月17日消息,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
2023-06-17
今日热搜:曹观友(关于曹观友介绍)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曹观友,观友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
2023-06-17
哈尔滨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_上海律师事务所前十名排序|即时
1、上海律师事务所前十名排序2、上海成金田律师事务所,3、上海沈浩律
2023-06-17
再建一个新世界!通天教主为何没那样做,只是因鸿钧老祖来到?错|当前信息
顶顶顶夜读 再建一个新世界!通天教主为何没那样做,只是因鸿钧老祖来
2023-06-17X 关闭




X 关闭
- 最新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15+64个(统计时间:5月19日6时)
- 北京疫情最新消息|5月18日北京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
-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5月18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2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37例
- 郑州限号|今天是2022年5月19日,郑州限行尾号是4和9
- 发码总数超68万!郑州市“场所码”覆盖精度再提升
- 郑州发布100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 【“郑”在抗疫】郑州互联网企业开展爱心购瓜网络公益活动
- 10岁顽童因“想妈妈”爬楼顶,暖心民警化身“心理医生”解心结
- 洛阳馨悦社工:以微薄之力让社区更安全
- 平顶山新华区对4名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人员依法处理